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

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

admin 2024-12-26 关于我们 5935 次浏览 0个评论
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,他在楚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多年。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与当时的君主和权臣不合,最终被流放。在流放期间,屈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,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腐败政治的愤慨。屈原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哲理。他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面对困境时,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。

屈原者,名平,楚之同姓也,为楚怀王左徒,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,王甚任之。

翻译:屈原,名平,是楚国的同姓人,他做楚怀王的左徒,屈原知识广博,记忆力强,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,熟悉外交辞令,怀王很信任他。

原文:上官大夫与之同列,争宠而心害其能,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,屈平属草稿未定,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,屈平不与。

翻译:上官大夫跟屈原同属一个官阶,想争得怀王的宠信就内心嫉妒屈原的贤能,怀王命令屈原起草法令,屈原在草稿还没有定稿的时候,上官大夫看见了,想要夺取屈原的草稿,屈原不给他。

原文:上官大夫以此谗屈原于怀王曰:“王使屈平为令,众莫不知,每一令出,平伐其功,日:‘以为非我莫能为令也。’王甚怒。”

翻译:上官大夫因此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说:“大王让屈平起草法令,大家没有谁不知道,每当一项法令出台,屈平就自夸自己的功劳,说:‘以为除了我谁也写不出这样的法令。’大王您很愤怒。”

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

原文:屈平尝与诸大夫辩日:“吾岂不知作法自毙?然忍以吾身殉国,愿天下后世子孙不得以身殉国家之难。”

翻译:屈原曾经跟那些大夫辩论说:“我岂不知道制定法律就会自寻死路?我宁肯以死殉国,也不愿意看到天下后世子孙以死殉国家的灾难。”

原文:屈平既绌,其后秦欲伐齐,齐与楚从亲,屈平谓楚曰:“秦,虎狼之国,不可信,不如无往。”楚怀王不听。

翻译:屈原已经被贬退,后来秦国想要攻打齐国,齐国跟楚国合纵亲善,屈原对楚国说:“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,不能相信,不如不要去。”楚怀王不听他的劝告。

原文:屈平曰:“兵挫地削,何暇顾礼仪?”于是怀王入秦而不复,三十日不还,楚人惧。

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

翻译:屈原说:“兵挫地削,哪里还顾得上礼仪?”在这种情况下,楚怀王进入秦国而没有回来,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,楚国人都很害怕。

原文:屈平于是作《离骚》三千七百言,以述其志,其词曰:“皇天无私阿兮,览民德焉错辅,高阳逑兮以陆离兮,谇齐宣兮而极恶。”

翻译:屈原于是写了《离骚》三千七百多字,以表达他的志向,他的词中说:“皇天无私心阿谀奉承啊,考察民德却错杂不纯,高阳应逑啊以陆离不齐啊,谴责齐宣公啊罪恶极重。”

原文:又曰:“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,岂睢盱于崇山峻岭兮?被石兰兮带杜衡兮,折芳馨兮遗所思兮。”

翻译:又说:“我观察草木还没有观察清楚啊,岂能在崇山峻岭之间睢盱不定的样子?被石兰啊带着杜衡啊,折下芳香的花草来送给思念的人啊。”

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

原文:屈平既死之后,楚有宋玉、唐勒、景差之徒者,皆好辞而以赋见称,然皆祖屈原而不知者,吾亦知言矣!

翻译:屈原已经死了以后,楚国又有宋玉、唐勒、景差等人,他们都爱好辞赋而以赋得到称赞,他们都效法屈原却不知道自己与屈原相比差距在哪里,我也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话了!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津市隆兴源家具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屈原列传,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